“变种”电子烟网络售卖 专家建议压实电商平台责任 今日热议
但《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电商平台涌现出各类号称“不含烟碱(尼古丁)”的雾化器产品,这类商品无论从款式造型还是抽吸方式都与电子烟颇为相似,而且有多种口味可供消费者选择。
【资料图】
噱头十足的雾化器难掩果味电子烟的身影。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针对网络中大量销售的各类有电子烟之嫌的雾化器类产品,不能仅靠消费者“自我辨别”,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压实电商平台责任,让电子烟类产品彻底远离网络。
电商平台充斥“变种”电子烟
最近每次出门前,还在上高中的冯硕(化名)都会从抽屉里那一排五颜六色的长方形机器中挑一个带上,这种既有颜值又能吐出芳香雾气的雾化器已成为他近期出行的“标配”。
“这叫果味雾化器,在网上可以随便买,吸起来凉凉的,很甜。”冯硕告诉记者,他买的一次性电子雾化器一支不到30元,能吸一个月左右。
记者以“雾化器”为关键字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后,出现大量售卖电子雾化器的商家。记者注意到,冯硕经常光顾这家店,名称中带有“医疗器械专营店”字样,在该款产品下方的具体介绍中,并未详细列明产品生产商的具体信息,但用醒目字样标注的“0焦油”“0尼古丁”“0有害物”等宣传语,极力将该产品与电子烟“划清界限”。
记者看到该款产品显示已有“7000+”人次付款,评价几乎均为好评,不少消费者还晒出了自己吐烟雾的视频。在问答区,一位消费者询问孩子是否可以购买,商家回复该产品不可给未成年人使用。但冯硕表示,自己在购买时并没有任何限制,商家并未询问购买者年龄。
吸食方便、口味多样几乎成了在售雾化器的统一特征,这也吸引了更多像冯硕这样的未成年人去尝试。冯硕就是在一名同学的推荐下“入坑”的,那名同学吸食的是带有尼古丁的电子烟。
记者在调查中注意到,一些雾化器商家通过无尼古丁的雾化器为噱头宣传引流,在个别店铺的留言区,有消费者询问是否有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出售,一些回复隐晦地表示可以和店主私聊。
“当前电子烟商家想在电商平台卖货,大多选择这种规避方式。”电子烟商家刘铭告诉记者,如今在网上不能直接上架电子烟相关产品,发布相关图片也很容易被封号。
安全起见,很多电子烟商家会进一些雾化器产品,以此为卖点,减少被监管的风险。在售卖雾化器的同时也能有效吸引有购买电子烟需求的消费者,一些买家和卖家在私聊时了解到有电子烟售卖,就会“心照不宣”地添加联系方式,后期通过社交平台私下交易。也有商家会要求消费者拍下店内相同价格的雾化器产品,冲店铺销量,增加曝光量,但实际发的货却是电子烟。
草本雾化器属于电子烟
事实上,针对电子雾化器成为新型电子烟的问题,相关部门也给予了关注。
此前,网络上出现大量以“草本雾化器”为名的电子雾化器,打着医疗器械“医用加热雾化”的名义大肆售卖,但外观和使用方式与电子烟完全相同。
“草本雾化器不是电子烟”也几乎成为这些商家的统一说辞,一些商家更是列出了雾化器的医疗器械注册编号,以示权威。
今年5月底,在国家烟草专卖局针对电子烟监管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烟草专卖局专卖监督管理司副司长孙冀指出,针对草本雾化器问题,国家烟草专卖局在2024年专门印发了《关于新型电子烟产品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其中明确,不含烟碱成分,全部或部分雾化为气溶胶供人抽吸、吸吮、咀嚼或者鼻吸等的产品,依照电子烟的规定管理。因此,该类假借医疗器械注册或备案名义生产、销售的草本雾化器属于电子烟。
针对此类产品在网络大肆销售,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整治。
孙冀介绍,2024年9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药监局就草本雾化电子烟社会危害性和监管工作情况开展联合调研,确定草本雾化电子烟与医疗器械在使用方式、温度、雾化物属性等机理上的五大核心区别,共同研究如何加强草本雾化电子烟监管、避免医疗器械污名化的举措。2025年,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修改《2020-2021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结果汇总》,对第二百五十四项的医用加热雾化器分类结果予以作废,从源头上杜绝了草本雾化电子烟取得医疗器械注册。
如今,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草本雾化器”后,页面会自动跳转至绿网计划,强调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电子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不得发布推广和销售电子烟的信息。
进一步压实电商平台责任
近年来,国家针对电子烟的管控政策在不断收紧。
2019年10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及时关闭电子烟互联网销售网站或客户端;敦促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撤回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电子烟广告,电子烟“线上禁售令”正式实施。2022年5月1日起,《电子烟管理办法》施行,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2022年10月1日起,电子烟国家标准施行,界定了电子烟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电子烟设计与原材料要求、技术要求。
在加强电子烟违法广告监管方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时完善电子烟广告监管规则,于2023年发布《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利用互联网发布烟草(含电子烟)广告。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仍然有大量变种电子烟在网络销售,各类电商平台成为主要销售渠道。
“互联网再大也大不过法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指出,当前很多在网络售卖的电子雾化器与电子烟极为相似,但电商平台往往只针对电子烟产品严禁销售,对其他打“擦边球”的产品却默认甚至助推,这是平台责任的缺失。
刘俊海认为,相关法律法规既已明确禁止在网络销售电子烟产品,监管应当更为严格。应进一步压实电商平台责任,电商平台除了要对一些可能涉及电子烟等关联产品的关键词进行屏蔽外,还应对相关类型产品进行严格审核,将可疑商品从平台中剔除,避免助长市场乱象,并严格检查平台商家是否存在“暗箱操作”引流等行为。此外,针对当前社交平台中存在大量电子烟营销的情况,也应当进一步强化对于涉及电子烟及其关联词的排查。
厦门大学法学院烟草法律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姜孝贤指出,当前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对电子烟概念进行了界定,因此判断一款电子雾化器产品是否属于电子烟,需要结合产品名称、功效宣称、对消费者的诱导和误导程度、对人体的可能伤害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电商平台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及时将销售电子烟的账号、店铺关停,下架违规商品。如果遇到新产品类型,无法确定其产品属性的,应当立即保存相关记录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基于相关部门的定性作进一步举措。若平台未能有效履行上述监管职责,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
标签:
抢先读
- 民政部:二季度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各困难群体服务持续提升
- 旅游列车加密开行 激活文旅消费潜能 今日热文
- “变种”电子烟网络售卖 专家建议压实电商平台责任 今日热议
- 焦点速递!北京多家博物馆调整暑期开放时间 错峰延时开放成亮点
- 北京多家博物馆调整暑期开放时间 错峰延时开放成亮点 观热点
- 每日快讯!马路地钉成“暗器”易绊脚伤人 残留地钉安全隐患调查
- “夏日爆款”订单激增 这款太阳能风扇帽席卷海外市场
- 当前热讯:三部门:鼓励各地区对零碳园区建设给予资金支持
- 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已受控再入大气层|最新资讯
- “没事!踩我背上!”西藏吉隆口岸遭遇山洪 警察以背为“桥”安全转移一名孕妇
- 被指文创产品“不尊重历史”?上海博物馆回应
- “没事!踩我背上!”西藏吉隆口岸遭遇山洪 警察以背为“桥”安全转移一名孕妇
- 每日关注!中新人物 | 麦子熟了,仁德的儿回家了
- 每日看点!自主品牌霸榜 新能源车领跑上半年车市
- 报道:房地产代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头部企业加速落子
- 资讯:自主品牌霸榜 新能源车领跑上半年车市
- 2025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拟招生专业和校外教学点公布
- 最新:(寻味中华|非遗)潮州木雕:伴潮水而生,随潮商出海
- 【焦点热闻】自主品牌霸榜 新能源车领跑上半年车市
- 2025年6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49.6万件
- 每日短讯:2025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拟招生专业和校外教学点公布
- 【新要闻】2025年6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49.6万件
- 微速讯:(乡村行·看振兴)“江南吐鲁番”湖北公安:小葡萄串起大产业
- (乡村行·看振兴)“百草之王”撑起致富梦:小镇打造人参产业黄金链 每日热点
- 视点!“十四五”中国创新成绩斐然
- 每日看点!全国每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
- 热议:2021年至202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
- 每日快播:2021年以来我国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额已超“十三五”期间总额
- 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 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速看
- 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前沿资讯
- 2024年全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每日播报
- “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
- 中国连续15年稳居全球制造业第一|头条
- 当前信息: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
- 今日要闻!我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首位
- 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_当前热讯
- 2024年全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_每日热门
- 今日热文:广州累计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总量350万千瓦
- 2021年至202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
- 每日快讯!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超40%
- 数个“第一”!中国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 快看:国家统计局: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
- (活力中国调研行)“关中粮仓”智造新名片 陕西渭南“印”就产业新生态 热点聚焦
- 国家发展改革委: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35万亿元-每日看点
- 当前热讯:特朗普再次催促美联储主席立即辞职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将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答记者问-焦点速递
- 自主品牌霸榜 新能源车领跑上半年车市 焦点消息
- 离境退税体验升级“中国购”升温 老字号、硬科技产品走俏 头条焦点
- 百事通!特朗普关税政策再成焦点,现货黄金跌逾1%,前路何方?
- 焦点报道:国家统计局:6月份CPI同比由降转涨 核心CPI继续回升
- 纯苯期货上市首日运行平稳 期货与现货价差相对合理 当前焦点
- 国家统计局:2025年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 热资讯
- 纯苯期货上市首日运行平稳 期货与现货价差相对合理-即时
- 每日热闻!房地产代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头部企业加速落子
- 天津自贸区在全国率先推出公平竞争审查优先通过工作机制
- 特朗普威胁对铜加征关税 美国期货铜价飙至新高 每日关注
- 每日快报!浙江发布促消费七大行动 释放“暑期经济”活力
- 最新快讯!特朗普“点名”14国加税悬而未决,但这一点已成定局
- 浙江发布促消费七大行动 释放“暑期经济”活力
- 挪威三文鱼“飞抵”南京 每日热门
- 【报资讯】上期所: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商品期货期权品种纳入对外开放品种范围
- 讯息: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知识产权与数字经济生态建设论坛举办
-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用AI,走更远_焦点观察
-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用AI,走更远
- “蜜都”饶河:电子商务交易额3年间增长424.6% 每日速读
- 热议:“苏超”短视频播放量已超百亿次
- “苏超”短视频播放量已超百亿次 最新消息
- 中新健康丨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困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_最新快讯
- 精彩看点:第八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已签约展览面积超30万平方米
- 速递!中新健康丨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困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 国家开发银行上半年发放物流领域基础设施贷款120亿元
- 近两千家企业参展第27届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_每日快报
- 今日热文:中国三部门发文开展零碳园区建设
- 柴达木枸杞芽茶首次供港 每日资讯
- 新动能不断壮大 工业经济彰显发展活力
- 江西上饶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行 分为五大功能区 快播
- 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超40%_焦点热议
- 【焦点热闻】柴达木枸杞芽茶首次供港
- 中国三部门发文开展零碳园区建设-今日关注
- 投资约8亿元 诺和诺德在华扩建质量检测实验室 滚动
- 视讯!暑运以来北京首都机场国际及地区日均客流量同比增17%
- 微信文字讨好症是什么梗?什么是微信文字讨好症?|每日热讯
- 中越边境浦寨—新清通道智慧口岸项目进入建设冲刺阶段 每日观点
- 内蒙古开行今年首趟消夏旅游专列-视讯
- 国家统计局: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_热点评
- 热点聚焦:山腰青年是什么梗?山腰青年是什么意思?
- 演贝是什么梗?演贝是什么意思?-最新资讯
- 内蒙古开行今年首趟消夏旅游专列
- 暑运以来北京首都机场国际及地区日均客流量同比增17%
- 每日热点:爱情面具人是什么梗?爱情面具人是什么意思?
- 国泰集团在深圳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个IT办公室
- “比亚迪深圳”号载6800余辆新能源车首次从广东运往欧洲|今日播报
- 头条:探秘列控仿真实验室 看高铁列车上演“贪吃蛇”的背后
- 浙江举办“AI+农业”专场对接会 提速智慧农业发展
- 6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创年内新高
-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投资者将扩容至非银机构
-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投资者将扩容至非银机构
- 焦点速递!6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创年内新高
- 焦点信息:江西上饶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 重点发展光伏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