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教师的优势在哪里?
(资料图)
专家:真实的对话、情感的联系和高质量的师生关系
AI浪潮席卷,人类教师如何能让自己拥有不被取代的能力,并带领学生拥抱未来?昨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主办的2025年中小学校长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举行,“推进教师评价改革,激发教师队伍创新活力”成为关注主题。
教育需要“更有弹性”
“每一个年轻人不仅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贡献者。在许多领域,他们比前辈要学的更多,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多种可能性的教育。”被称为“PISA之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Andreas Schleicher)强调,教师们必须要做出决策,哪些东西不要教了,哪些新技能必须帮助年轻人去掌握。比如,在AI成为一个日益强大的工具时,学生学习科学,是要学会像科学家一样设计实验、提问和思考;学习历史,是为了像历史学家一样,了解社会的叙事方式,了解哪些要素推动着人类不断向前。“我们要适应我们还不能预测的未来。”安德烈亚斯说。
“我们需要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们在他们最好的十几年人生中,都在学校里学同样的知识,以同样的方式,达到同样的程度。而在他们未来的生涯中,需求是不一样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永智坦言,在工业社会建立之后,分工变得很细,使得效率大大提升。于是,在育人的过程中,学科也分得很细,学段也分得很细,学校就像一个培育劳动者的工程,班级就像车间,年级就像生产线,教材和考试就像是施工的手册。李永智提出,面向未来,以学校体系为主的、集中的教育,应该变成“更有弹性的教育”。
“有的学生有本事可以一跃而上,有的学生可能就需要一步一步去爬,有的学生会攀岩,有的学生会驾直升机……不同人达到同一目标有不同的路径,这些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研究和利用的一种方式。”李永智介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在通过对“教学思维链”的分析,将优秀教师的隐性教学经验结构化显现出来,帮助更多老师可以将复杂问题化繁为简,化整为零,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潜质,设计不同教育路径。
激发老师的内驱力
PISA2022的结果显示,学习时长和学习效果,未必相关。瑞士学生平均每周花30小时在学习上,摩洛哥学生要花50小时,但是从结果而言,瑞士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安德烈亚斯认为,学习环境的质量非常重要,而这是学生和老师打造的共同体。如果一名学生感到老师知道他是谁,更知道他能够发展成什么样,这名学生就会更主动地从他喜欢的老师那里学到东西,也更容易在学习上获得好成绩。
如今,相比人类教师,AI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自然更善于迅速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更高效地从学业角度做出更个性化的判断。但是,真实的对话、情感的联系和高质量的师生关系,必须由教师来创造和维系。
那么,如何激发老师的内驱力呢?有意思的是,OECD在对韩国、法国、葡萄牙、美国、芬兰等不同国家的教师进行访问后发现,情况各有千秋。有的国家教师收入水平高,但老师们的幸福指数似乎并不高,有些国家则恰恰相反。“评估教师时,不仅要了解老师知道什么,更要看他们是否愿意自我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系统,要让老师把时间放在他们愿意花时间的事情上,而不是其他。”安德烈亚斯说。
标签:
抢先读
- AI时代,教师的优势在哪里?
- 小食材拓大市场:吉林敦化煎饼里藏着“致富密码” 每日快播
- 当前热门:闽商西进遇“江南”:山水陇南递“橄榄” 绿金康养邀共舞
- 每日速读!吉林推动加强夫余国历史文化研究
- 焦点快报!“轻舟”何以抵四海?民进建言助力微短剧“扬帆”
- 要闻:刘诗昆、多明戈同台 两位耄耋老人共献和平之歌
- 《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首映礼在京举办
- 当前热议!新疆文艺工作者王洋:要把美好的家乡唱给更多人听
- 新疆文艺工作者王洋:要把美好的家乡唱给更多人听
- 每日速递:话剧《四世同堂》重临香港 再述浩繁“平民史诗”
- 电视剧《我叫张思德》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焦点消息
- 汇京津冀资源 “津彩武清‘嗨一夏’2025消夏演出季”举办
- “轻舟”何以抵四海?民进建言助力微短剧“扬帆”
- 拒绝为猎奇而猎奇,国产悬疑剧怎么拍?
- 汇京津冀资源 “津彩武清‘嗨一夏’2025消夏演出季”举办
- 今日讯!《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首映礼在京举办
- 北京多部门开展专项行动联合整治“亲子单车”乱象-观点
- 广东清远佛冈荔枝温泉文旅季启幕
- 焦点消息!中国原创话剧《杂拌、折罗或沙拉》纪念版出海日本,留学生称“深感文化自豪”
- 简讯:“铭记英雄——飞虎队在广东”历史图片展在广州开幕
- 上海南港码头首次开展滚装船舶商品车装卸和LNG加注同步作业
- 近40名外国专家学者聚浙江柯桥 共探国际创新合作
- 全球人工智能科研态势报告发布 描绘核心技术路线变化
- 近40名外国专家学者聚浙江柯桥 共探国际创新合作
- 畲乡景宁牵手新疆新和:“云村晚”丰富民众精神生活 当前焦点
- “中华衣经·明韵新生”服饰表演在京亮相 赋能文化遗产传承
- 实时焦点:全球人工智能科研态势报告发布 描绘核心技术路线变化
- 今日视点:高温+暴雨双预警齐发!这些地区要注意
- 年轻人喜爱的文旅“新物种”长什么样
- 年轻人喜爱的文旅“新物种”长什么样_短讯
- 赶时间的人,权益保障如何跟得上?
- 高温+暴雨双预警齐发!这些地区要注意_快消息
- 年轻人喜爱的文旅“新物种”长什么样
- 四川盆地西部甘肃南部仍有降雨 黄淮及以南地区炎热感十足 信息
- 焦点速读:今年第3号台风“木恩”强度将有所增强 未来对我国无影响
- 四川盆地西部甘肃南部仍有降雨 黄淮及以南地区炎热感十足
- 四川成都:暴雨致夜晚路灯推迟开灯 抢险维护不停 即时
- 最新: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到底有哪些“坑”?
- 每日聚焦:防诈不“放假” 学生暑期如何关好电话手表“安全阀”?
-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到底有哪些“坑”? 每日播报
- 焦点热议:机场的大敌,国家出手了
- 防诈不“放假” 学生暑期如何关好电话手表“安全阀”? 焦点热文
- 甘肃敦煌李广“杏”福密码|今日热搜
- 甘肃敦煌李广“杏”福密码_每日热文
- 甘肃敦煌李广“杏”福密码-看热讯
- 焦点热文:机场的大敌,国家出手了
- 招商难、同质化 明星也救不了的网综如何突围?
- 每日看点!招商难、同质化 明星也救不了的网综如何突围?
- 招商难、同质化 明星也救不了的网综如何突围?
- 多家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和机构倡议规范招-微资讯
- 考个“包拿证”的“高考志愿规划师”靠谱吗?
- 王欣瑜止步温网女单次轮 中国军团单打全军覆没_简讯
- 今日快讯:“租机贷”变“高利贷”!手机租赁藏了这些陷阱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7月3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_每日热闻
- 中新网评:斩断私域养生直播间 “坑老”黑手需监管加力_每日快看
- 赛场之外出口忙,江苏足球用品海外订单持续增长
- 支持实名匿名双轨制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 今日快看!水利部:到2035年,现代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完善
- 赛场之外出口忙,江苏足球用品海外订单持续增长_每日观察
- 开班!30余名台湾大学生奔赴北京8家网信企业实习_今日热门
- 国家统计局:6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26种产品价格上涨|最新快讯
- 焦点快播:福建首个台湾学生“中学+大学”联合培养项目落地泉州
- 精彩看点:截至4日8时 全国累计已有329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 10只产品集中获批 首批科创债ETF来了|视讯
- 澜湄六国青年才俊共绘区域教育发展蓝图
-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每日快播
- @2025届高校毕业生 这些招聘信息别错过
- 政策扩岗+岗位深挖 护航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焦点滚动
-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 焦点热文:上合组织国家青年代表借研修之窗观中国教育之变
-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 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绿地城市幼儿园:艺术熏陶展风采 毕业典礼启新程 每日关注
- 【报资讯】AIGC检测新规后的第一个毕业季
- 上合组织国家青年代表借研修之窗观中国教育之变 速读
- 香港大学,太宝藏了吧!_通讯
- 简讯:从技术突围到品牌出海 深蓝汽车叩响欧洲市场大门
- 为什么你能发语音是什么梗?为什么你能发语音是什么意思?
- 上海专家6厘米切口手术“剪断”患者十年痉挛枷锁
- 今日关注:中新健康丨5岁女童游泳泡温泉后昏迷,“食脑虫”很危险
- 孩子是“过敏性体质”,还能接种疫苗吗?专家解答
- 孩子是“过敏性体质”,还能接种疫苗吗?专家解答
- 微动态丨三菜一汤是什么梗?三菜一汤是什么意思?
- 这种绿叶膳食纤维是芹菜4倍,钙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里像是“开了空调”
- 比猪肝还补铁!这个夏天硬菜,吃到你就偷着乐吧!
- 今日热讯:秋名山车神是什么意思?秋名山车神是什么梗?
- 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制热”?8个中医养生法,错过三伏等一年!
- 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制热”?8个中医养生法,错过三伏等一年!_每日速讯
- 吃冰淇淋导致“脑结冰”!科学吃冰才能安全消暑|观天下
- 血管变“水泥管”!医生:别乱吃,血管斑块硬得跟石头一样!|快资讯
- 血常规上的“箭头”代表什么?这4个指标很关键
- 上海专家6厘米切口手术“剪断”患者十年痉挛枷锁
- 身体这5处“发红”的人气血足更健康 对照检查 每日速递
-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 中新健康丨5岁女童游泳泡温泉后昏迷,“食脑虫”很危险
-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焦点速读
- 专家:高血压患者勿随意停药、减药-速看
- 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制热”?8个中医养生法,错过三伏等一年!
- 上海专家6厘米切口手术“剪断”患者十年痉挛枷锁
- 这些伤膝盖的习惯,很多人天天都在做!